福州日报社
福州晚报 侯宗焜 徐文宇 石美祥 2023-07-25 09:39
在郑和下西洋的壮丽航程中,长乐扮演了浓墨重彩的角色。
郑和七次下西洋均在长乐太平港伺风开洋;郑和舰队的一些船舶是在长乐建造的;长乐水手随着郑和出使远航,有些人留居东南亚各地……长乐保存了郑和下西洋的大量历史资料和文物,如郑和碑、圣寿宝塔等。
而在长乐漳港,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的显应宫,与郑和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如同一颗历史遗留的璀璨明珠,彰显着长乐深厚的海洋人文底蕴,见证着灿烂辉煌的海丝文化。
被埋百年偶然重见天日
近日,记者走进显应宫,感受这座被掩埋地下一百多年地宫的历史韵味。
1992年6月22日,漳港街道仙岐村村民郑康弟在挖掘地基时,偶然发现泥塑神像(本报1992年7月5日头版曾对此进行了报道)。
由于措施得当,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出土文物。在进一步挖掘考古后,发现古地宫遗址,并出土50余尊神像(可修复的44尊)和数十件陶瓷、古币等。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经过一百多年的掩埋,出土神像身上的朱红、嫩绿、金色等色彩竟艳丽如初。
发掘显示,该地宫呈南北走向,长26.4米,宽13.2米,四周土墙,两进结构,进深5柱。南墙基本保留,大门框部分高2.41米、有侧角。
当地年长村民柯先生告诉记者,发掘出来时,此地宫被埋在地下已有一百多年,祖辈曾经称之为显应宫、大王宫、妈祖庙。
有专家考证一塑像为郑和
如今在地宫,44尊特色彩塑中有一个塑像特别引人注意。该塑像为男性人物,高130厘米,坐姿。塑像面如满月,表情慈祥,坐姿端庄,身穿红色蟒袍,胸前、两袖均有贴金纹饰,左手置于膝上,右手扶在腰间所束白玉带上,脚下是一双皂朝靴。
2003年,由相关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专程到显应宫,对这尊塑像进行鉴定,认为此塑像为我国当时发现的最早的郑和塑像(近年也有专家提出异议)。
在郑和塑像左侧是一个深眼窝、高鼻梁的人物形象,其脸部有着明显的西亚北非人种特征。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协助郑和下西洋的明永乐年间西安清净寺掌教、西亚北非人哈三(有的史籍写作哈桑)。他是郑和航海船队的通事,从事翻译工作。
据长乐区政协文史委员陈明清介绍,显应宫中将郑和与妈祖同殿并祀,一方面说明了显应宫是因海而建、因海而兴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印证了长乐作为郑和七下西洋,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的船队聚集地和出发地的历史地位。
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当时除郑和群塑之外,还出土多组群塑。
其中,正神龛祀勾陈大帝偕汪夫人,为宗庙主神。勾陈大帝信仰源于我国古代星辰崇拜,勾陈一即为北极星,北极星指引着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
前殿东侧神台上供有妈祖及四尊陪侍女神,妈祖慈眉善目,神态安详,这组是目前已知被湮没地下时间最久远的妈祖塑像,极其珍贵。
西侧神台上供奉的主像是福州民间普遍尊崇的妇幼保护神临水夫人陈靖姑。另外还有马将军群塑,马将军属自然神,职司保佑平安、健康。
为保护文物,当地政府牵头在原址重建显应宫,出土泥塑和石墙原样保护,2001年1月20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当地加大保护弘扬力度
近年来,长乐区对显应宫的保护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
现在的显应宫,是根据古建筑专家规划设计重建的,分地面新宫和地下古宫两个部分。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5600平方米,保留原遗址旧标高,原有神像、柱础、神龛等按旧定位保护,以供研究和观赏。第二期工程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建有花圃、停车场及综合楼等。
长乐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长乐区将按照文保规划设计,加大对地宫出土文物、历史古建筑等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进显应宫保护建设,推动管理水平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强对显应宫彩色泥塑群像的学术考证研究,深入挖掘国保文物的学术、艺术、历史价值以及文物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内涵、信息和现实意义,弘扬海洋文化、民俗传统文化。
文化时讯
●长乐古县衙遗址修缮工程于今年6月份正式启动。古县衙遗址位于长乐区古槐镇,此次修缮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保护遗址原有风貌,重现古县衙风采。据史料记载,唐武德六年(623年)建新宁县,同年改名长乐县,县治设在敦素里平川上(今古槐镇),至上元元年(760年)迁到吴航头。
●近期,长乐区计划启动圣寿宝塔及其周边夜景提升项目。该项目将以古建资源为主,景观资源为辅,强化文化元素导入,通过充分挖掘海丝、侨乡等文化内涵,结合建县1400年等主题,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标识和城市景观,赋能城市焕发生机活力,更好展示现代长乐、国际航城的魅力。
●6月22日,2023中华龙舟大赛(福建·福州站)顺利落幕,长乐区共有长乐汇泉龙舟队、三溪运动者龙舟队、长乐琅峰龙舟队、长乐兄弟龙舟队、长乐营前龙舟队等5支队伍参加比赛。决赛中长乐区斩获2项冠军、2项亚军、1项季军。
□长乐至宝
明嘉靖铜双耳三足炉
明嘉靖铜双耳三足炉,系长乐博物馆馆藏国家二级文物。炉口径41厘米、腹径150厘米、通高67.5厘米,重达53.4公斤,体型巨大。炉体造型、文字、装饰花纹等相当典型,为明代中后期大型铜、铁等金属鼎炉类的标型器,是存世极少的明代青铜珍品,十分珍贵。(记者 侯宗焜 徐文宇/文 记者 石美祥/摄)
福州日报社